中国古代的星官与现代星座
古人们为了认识星星、研究天体,很早便人为地把星空分成若干区域,中国称之为星官,西方唤之为星座。中国古代把天空分为三垣二十八宿,最早的完整文字记录见诸于《史记·天官书》中。
三垣者,北天极附近的三个区域:紫微垣、太微垣、天市垣。垣的分划并不太严格明确,紫微垣大致包括小熊座、天龙座、鹿豹座、仙王座、仙后座、大熊座、牧夫座、猎犬座、御夫座等。太微垣则相当于以下几个星座的区域:狮子座、后发座、室女座、猎犬座、大熊座、小狮座等。天市垣则相对更近夏秋的银河区域,即包括了蛇夫座、巨蛇座、盾牌座、天鹰座、武仙座、北冕座等等。
二十八宿分成四大星区,称作四象,以动物命名之:
东方苍龙:角、亢、氐、房、心、尾、箕等七宿。
北方玄武:斗、牛、女、虚、危、室、壁等七宿。
西方白虎:奎、娄、胃、昴、毕、觜、参等七宿。
南方朱雀: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张、翼、轸等七宿。
二十八宿在我国民间流传甚广,汉代天文学家曾形容为:“苍龙连蜷于左、白虎猛踞于右,朱雀奋飞于前,灵龟圈首于后”。实际上这描述了我国中原地区初春季节黄昏不久后的天象。
二十八宿中最大的为井宿,赤经跨度约有33度左右,而最小的觜宿和鬼宿,仅只2—4度。
我国的恒星命名系统大约形成于公元270年,三国时代吴国太史令陈卓编成了一本包含283个星官、共1464颗恒星的星表。其中很多都是以封建皇朝帝王将相的官名来命名的。
西方的星座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以前大约三千年左右的巴比伦人。到公元二世纪时,古希腊的天文学家大体上已把北天区域的星座确定了下来,而南天区域的星座的确定则是在环球航行成功之后、十七世纪的事了。
1603年,根据德国天文学巴耶(J·Bayer)的建议,恒星命名按星座分区,即在每个星座内根据亮度顺序,以希腊字母表示之。但是希腊字母仅只24个,星座中的恒星一般远不止24颗,如大熊星座内肉眼可见的恒星有125颗之多。为了解决这个矛盾,英国的弗兰斯提德(J·Flamsceed)于1712年发表了一个星表,其中的恒星都按星座中的赤经次序编号,因此,目前除星座中24颗亮星已有希腊字母表示之外,都以星表中的号数加上星座名命名的,如天鹅座61星、大熊座81星等等。显然,这种数字与亮度顺序是无关的。
为了统一星座的划分,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经过研究讨论,公布了全天88个星座的名称及范围,并且规定星座的界限一律以赤经线和赤纬线来划分,星座的大小相差十分悬殊,如最大的长蛇座占据的天区面积达1300平方度,而最小的南十字座却只有68平方度(全天面积为41253平方度)。各个星座内所包含的肉眼可见星数也是有多有少,各不相等的。
二十八宿与西方星座的对应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