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慧德 我们先论述阴阳相交。阴阳相交不仅是周易中重要的理论,也是周易中自始至终,都无法脱离的根本之理,也是周易中自始至终必然存在的根本道理。阴阳相交才能生四象、五行、八卦、六十四卦,才能生万物,而且也只有通过阴阳相交才能达到阴阳平衡的最佳的理想状态。 学易之人都知道周易是讲阴阳的,但是很少有人注意到,周易从始至终都在无形地讲阴阳交姤之理。虽然很多易学经典和著作上讲了阴阳交姤,也讲了阴阳交姤才能生万物,但具体在易理上没有明确讲出,多数是用天地万物的现实情况来讲,为什么用天地的现实情况来讲呢,因为都知道周易的道理就是现实情况中的道理。但如果只停留在这样的认识层面上,那么就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周易和认识周易了,而且是在周易基础上就没有做到真正的理解。现在我们就从易理上、从周易基础上来看看阴阳交姤的问题,其实周易自始至终都在强调这个问题,而且是自始至终的运用! 四象,大家都知道,其实际就是阴阳交合而产生的,所谓“两仪生四象”,两仪就是阴阳,阴阳如何生四象啊?这个我们可以从四象上来发现问题,四象的符号就是阴阳构成的,四象中的少阴少阳就是阴阳结合到一起而得到的,这里面明显用到了阴阳交合。再看八卦,八卦中六子卦分别由阴阳爻构成的,这明显也是阴阳相合,合到一起而形成的,这里也明显强调了阴阳交合,再看六十四卦,同样的道理,也同样体现着阴阳交合的道理。也就是说周易不仅是讲阴阳双方的对方统一关系的,同时也是在重点强调阴阳交合的道理!“一阴一阳之谓道也”,为什么一阴一阳就是道呢?因为孤阴不生,孤阳不长,而一阴一阳,则可阴阳相交,生出新的事物来。所以周易虽是讲了阴阳辩证关系,但同时更是在讲阴阳相交才能万物化生的道理。阴阳不交,万物不生,就是连四象和八卦都不能生出,又如何生化万物呢?所以,阴阳相交是周易中极为重要的理论和道理,在周易数术方法中,阴阳交姤也是运用的重要理论依据。在中医理论中,也讲究水火既济,阴阳相交而达到的阴阳平衡为人体的最佳状态。如果阴阳不交,阳气上行,阴气下行,则上焦有火,下焦体寒。 关于阴阳笔者在《何谓周易》一文中已经讲过了,阳为时间,阴为空间,而任何事物都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,也离不开时间和空间。而时间和空间也是无法分开的!时间不可能离开空间独立存在,空间也不可能离开时间而独立存在。时间和空间无法分开,必然是时时刻刻都紧密地结合在一起! 天地万物的存在,都是阴阳交合的结果的,一个是如前所说事物都是由时间和空间构成的,事物不管是什么形态,也不管它有多大或是有多小,都必然占具着空间和时间。而“物”字本身又十分明确的告诉我们,万物就是阴阳交合的结果。物,左边是牛,右边是勿。勿,就是什么也没有,勿在右边,代表万物的实质就是什么也没有。左边为表现出来的现象。什么现象呢?牛对应着十二地支中的丑,丑是阴阳的分界线,也是阴阳交汇之处!同时丑是由阴向阳发展的分界线,所以丑就是生门,也就是从丑开始万物就开始始生了!丑是阴阳相交之处,阴阳相交,万物始生!所以物字的左边的牛字代表的是阴阳相交的丑字,阴阳相交才能生出万物,才能有万物,万物的存在和出现离不开阴阳的交合,这个字体现的是这样的智慧!实际是就是用易理中的阴阳相交生万物的道理,没有阴阳相交,又何来的万物,万物是阴阳相交的产物,这是根本的道理,所以物字左边是个牛字。阴阳相交是表面现象,故牛字放在物的左半部分。右半部分为阴代表这实质,实质是空。也就是说,虽然表面上看阴阳相交生了万物,然而实质一切还是空,阴阳相交生出的万物仍然是空,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假象而已!因为一切皆来自于最原始的无极状态,无极就是什么也没有。只因相互关涉对待而生的阴阳的虚假现象出现了,才有后来的阴阳相交生万物的假象。这与佛法所讲的一切本空,一切万事万物只不过是假象而已的观点不谋而合了!既然万物都是阴阳相交的结果,那么也就说明阴阳相交是必然存在而又是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的!也就是一切的一切都离不开阴阳相交,一切的一切都时时刻刻存在于阴阳相交的状态之中!更为准确地说,就是阴阳交合不仅必然存在于一切事物中,而且是无处不在、无时不在,处处时时皆在!因为这个世界、这个宇宙就是阴阳交合产生的!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阴阳平衡。阴阳衡这是周易和道家的说法,在儒家被称中庸之道,在佛法被称为中道。为什么阴阳平衡才是最佳状态呢?阴阳平衡的状态,首先是阴阳相交的状态,而且是相交阴阳比例相同的状态!这样的状态正是太极无极的状态!那么也就是回到了先天的道的状态。因为一切本来是不存在的,都是道化生出来的,道先化生出阴与阳,然后让阴阳交合生化万物。也就是说天地万物,都来源于无极和太极,都来自于道。当阴阳平衡时,也就是回到了道的状态。与道同,自然是最佳状态,因为与道相同,就是万德具备的最佳状态,一切欣欣向荣,一切都生机盎然、生机勃勃,所有不正确的状态都不存在了。不正确的状态就是与道不同的状态。现在与道相同,自然一切不正确的状态都消失了,这还不是最佳状态吗?
注:本文已在“中华易学文化促进会”网站上发表。
具体请参见:http://www.cnzrz.com/mingjia/html/?2745.html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