设为首页收藏本站

大同周易网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655|回复: 0
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

【无情对结构问题】

[复制链接]

2492

主题

0

好友

1万

积分

超级版主

Rank: 26Rank: 26Rank: 26Rank: 26Rank: 26Rank: 26Rank: 26

管理员 超级版主 论坛督察 分区版主 版主 高级会员

跳转到指定楼层
1#
发表于 2010-1-31 16:11:46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可以说,无情对中的确常会因为偷换逻辑、借对等种种方法导致结构上的不同,但这点并不是绝对的。有此现象,但不是普遍或必须存在的,于是我们便不能说这是本质特性。《对联》杂志2002.10月版里面也有一篇题为《无情对与借对》的文章,里面主要是从借对手法的角度去分析无情对,大体上包括:从形式分有:借义、借音,从类别分有借对使上下相差甚远而成对的、借对使结构不同而成对的、借对使词性不同而成对的、借对组合音节少的词与音节多的词巧妙成对的等等。

  用我们常用的词语来说,就是导致产生歧义、导致结构不同、导致词性不同、导致节奏不同。然而上述四种(或者更多)之中,除了第一种是无情对必须具备和产生的效果之外,其他三种都只是由于借对的原因而产生的与一般对联要求的不一致,或许可以这样说,是一种隶属于借对前提下产生的改变,而不能被认定为一种本质特性。

  附一:

  另外一个说法:出句尽量无歧义。

  比如黄花与绿帽则出句应为黄花,若出句为有歧义的绿帽则无情之趣尽失。

  附二:余德泉所著《对联通·(四)无情对》对无情对的论述:

  有一种所谓无情对,用《清稗类钞·流水联》中的话来说,就是“对联仅对字面,而命意绝不相同者”,古人亦称为“流水联”,而与通常将一句话分成两半说的所谓“流水对”即串对有别。这种对联,只求上下联的平仄与对仗相合,而不管内容上有无联系。看该条所举的例子:

  对联仅对字面,而命意绝不相同者,世所谓流水联者是也。如:

  木已半枯休纵斧;
  果然一点不相干。
  “干”对“斧”,以虚字作实字解矣,工绝。又有一联曰:
  杨三已死无京丑;
  李二先生是汉奸。
  以“先生”对“已死”,至工。又:
  春眠末觉花心动;
  夏礼能言杞足征。
  欲解牢愁须纵酒;
  兴观群怨不离诗。
  亦工。又光绪时,天津富翁某尝自拟上联,嘱人对之,句曰:
  三径渐荒鸿印雪;
  两江总督鹿传霖。
分享到: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
分享分享0 收藏收藏0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手机版|Archiver|联系我们|关于我们|设为首页|加入收藏|大同周易网    吉ICP备09008463号-1

GMT+8, 2024-11-1 08:05 , Processed in 0.100870 second(s), 25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2.5

© 2001-2012 Comsenz Inc.

回顶部